
彭娇婷,博士,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现为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系副主任。
学术坚守:从理论到实践的“生态守护者”
出生于贵州大方的彭娇婷,自幼对家乡的青山绿水怀有深厚情感。从贵州师范大学到南京大学,她一路攻读至博士学位,深耕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。她的研究从“贵州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”到“碳中和目标下碳补偿机制”,从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到“贵州低碳农业发展”,她的研究既立足贵州实际,又响应国家战略。她写作的论文发表于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》等国际核心期刊,研究成果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参考。在凯里市生态补偿规划、仪征市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中,用科学方案助力地方绿色发展。她参与编制贵州省“十二五”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,助力脱贫攻坚;她参加支教,她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规划专业教学改革,为贵州绿色发展培养人才。
教学创新:思政育人的“课程设计师”
彭娇婷老师认为“教书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要传递情怀。”她主讲的《环境学概论》《环境规划及其管理》等课程,以“课程思政”为特色,将生态保护理念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。她主编的《环境学课程思政案例集》丰富了学生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解。她的课堂从不局限于教室,她带学生走进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感受规划的魅力,带领学生走进黔灵山公园评估休闲适宜度,深入农村调研垃圾治理成效,用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。
师者情怀:学生成长的“暖心引路人”
在彭娇婷看来,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。她坚持科教融合,指导学生立项科研课题、发表论文,托举学生成长;她推动“教-学-研-用”一体化育人模式,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者变为主动探索者。她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认可:贵州省“金师”、贵州省一流专业负责人、贵州省“金课”负责人、贵州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、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奖项获得者、校级“优秀教师”“四有好老师”……荣誉背后,是她十七载深耕教学的坚持,是她对学生成长的倾心投入。她是学生心中“既严谨又温暖”的良师益友,是同事眼中“敢创新、有情怀”的教学先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