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1日上午,我院“承光前行,振乡共契”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贵州省台江县旧州村举行了一场以“古艺新生,赋能乡村”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

实践团成员首先探访了当地资深织布手工艺者。成员们近距离观摩了传统织布机的精巧构造与操作流程,认真聆听了老手艺人讲述苗族织布技艺的历史沿革与时代变迁。通过亲手实践经纬交织的纺织过程,成员们感受到了传统织布的魅力,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。


随后,实践团成员走进木雕手艺人的家中,深度探寻木雕技艺的精髓。成员们全程观摩了从选材到雕刻的完整流程,锯木时工具与木料的震颤共鸣、雕刻时刀锋与纹理的专注对话、打磨时砂纸与木材表面的细腻交融,让在场者真切感知到木头蜕变的生命温度。当与老艺人围坐交谈时得知,如今愿静心研习、坚守这份技艺的年轻人已寥若晨星,这份凝结着东方智慧的技艺正面临传承断层的危机。此次探访更坚定了团队成员投身传统手艺传承的决心,大家期盼以青春之力搭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,让千年木韵在新时代续写传奇。



此外,实践团成员还拜访了村里的苗医。当地苗医以独创的诊疗技艺与系统的草药学知识闻名遐迩。此次实地探访不仅深化了成员对苗族传统医学的认知,更对中华医学文化的多元性萌生了由衷的敬意。通过苗医的讲解,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苗族医学在保障村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,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。

最后,实践团成员还拜访了当地刺绣手艺人。通过系统了解从选料、配色到针法运用的全流程,成员们近距离感受以针代笔、丝线作画的指尖艺术。成员们在刺绣手艺人的指导下,拿起刺绣所需工具,亲身体验了传统刺绣技艺,感受到了传统刺绣的魅力。

此次活动让我院“三下乡”成员们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。通过与传承人的思想碰撞,形成了文化传承的共识矩阵。当高校智慧、非遗技艺与乡土文脉在绣房木桌间交织,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逐渐清晰。在多方协同创新机制下,乡村文化基因必将激活新的发展动能,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持续的文化支撑。